
爸媽問:爸爸媽媽發音不標準、詞彙量有限、語法不地道,會否對小朋友的語言學習產生負面影響?作爲廣東話為母語的家長,是否應該只跟小朋友講廣東話,而避免使用英文和普通話等自己不熟練的語言?
家長用非母語和小朋友交談是否會產生負面影響,其實要看和誰比較、怎樣比較。不可否認,如果家長英文水平有限,而小朋友的英文主要是通過和家長談話而學習得來的話,這個小朋友的英文跟英美國家同齡小朋友的平均水平相比,肯定是有差距的。但是我們是否就因此認爲會帶來負面影響呢?如果有另外一個小朋友,在家中從來沒有接觸過英文,上學後從零學起,那麽這個小朋友和前面提到那個已經在家中學習了一些最基本的英文詞彙和句子的小朋友相比,哪一個在學習英文方面更有優勢、可以更快適應學校的教學進度?相信家長心中已有答案。
所以我們認爲,廣東話為母語的家長,不應該僅僅因爲自己英文或者普通話發音不夠標準、詞彙量不夠大、語法不夠地道而完全禁止自己和小朋友使用這些語言;但是同時,家長也應該對自己的語言水平和小朋友的語言發展有客觀的認識和合理的期待,知道如果小朋友聽到的語言與所謂的“標準”有一定距離,那麽小朋友自己的語言也通常會與標準有一定距離。
本頁内容為研究團隊原創,所有權利保留。
若你喜歡我們的問答,請分享我們的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