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爸妈问:孩子太早接触外语,是否容易弄混母语和外语?会不会因此导致语言发展迟缓?
很多家长会担心让孩子同时学习太多语言,会发生所谓”混淆”的现象,导致孩子语言发展迟缓。首先家长应该消除这个疑虑,现在并没有可靠的科学证据证明同时学习几门语言会引起语言发展迟缓。其次,家长要明白,多语儿童的确有时会出现在同一个句子中混用两种甚至三种语言的情况,这种现象在香港和新加坡等多语社会尤其常见。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孩子是否混用语言,跟家庭和社会环境中语言混用的程度和方式有密切关系。也就是说,如果家长、老师、同学、媒体等都经常混用语言,孩子也很可能学会混用。但是,这并不代表孩子无法分清两种语言。孩子会观察与他们交谈的人的语言能力,自动调节语言混用的方式和程度。如果家长觉得孩子说话的时候“中英夹杂“频率过高,可以先想想自己和家人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情况。
除了”语言夹杂”,还有一个现象可能会让家长产生错觉,认为孩子弄混了所学的语言。这种现象就是孩子有时会把一种语言的用法套用在另外一种语言中,比如在说英语时,孩子说”open the light”,而正确的说法其实是”turn on the light”。这种现象叫做”语言迁移”,在语言学中有大量的研究。语言迁移的确是双语或者多语儿童身上经常看到的现象,可能是暂时的,也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有很多因素会影响语言迁移的深度和广度。我们想提醒家长,不要因为语言迁移有时会让孩子的中文和英文”带上另外一种语言的痕迹”而忘记一个事实:中文和英文虽然有很多不同之处,但是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我开门”与””I open the door”在词语排列的顺序方面是一样的,都是先说做动作的人,再说动作,最后讲动作施行的对象。任何两种语言都有相似和不同之处,在两种语言不一样的地方,语言迁移可能会带来麻烦;但是在相似的地方,语言迁移能够帮助孩子迅速举一反三,”同一个知识点不需要学习两次”,”从一种语言中学到的知识可以运用在另外一种语言中”,这就是双语儿童虽然同时学习两种语言但却并不需要比单语儿童多花一倍时间的一个原因。从这个角度来看,让孩子尽早接触不同语言,让各门语言在发展过程中尽早互惠互利,其实是精明省力之举。
本頁内容為研究團隊原創,所有權利保留。
若你喜歡我們的問答,請分享我們的網頁。